高频焊接H型钢-高频焊H型钢-高频焊接薄壁H型钢-天津高频焊接H型钢-高频焊接H型钢厂-高频焊接H型钢规格表
高频焊接H型钢-高频焊H型钢-高频焊接薄壁H型钢-天津高频焊接H型钢-高频焊接H型钢厂-高频焊接H型钢规格表
 
      高频焊接薄壁H型钢LH250*1
      结构用高频焊接薄壁H型钢檩
      高频焊接薄壁H型钢檩条LH2
      Q345B高频焊H型钢
      WLH250*150*3.2*4.5高频焊
      高频焊接H型钢,高频焊H型钢
      高频焊接H型钢恒达通刘海军
      高铁站台雨棚檩条用高频焊
      高频焊接薄壁H型钢 H120*6
      定做加工焊接H型钢小截面薄
      辽宁高频焊接薄壁H型钢生产
      07标准高频焊接H型钢
    电话:022-84818059
    手机:13512852310-刘海军
    手机:18722662267-魏启豪
    传真:022-84818059
    地址:天津东丽军粮城工业园
    邮箱:tj_hdtgt@126.com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H型钢知识 > 浏览正文
钢结构住宅产业发展史以及高频焊H型钢在其的应用
作者:高频焊接H型钢厂家    来源:www.tjhdtgt.com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年07月22 【字体: 】 

 1910年3月,沃尔特·格罗皮厄斯向德国通用电气公司(AEG)的艾米尔·拉特诺提交了一份合理化生产住宅建筑的备忘录,这份备忘录写于沃尔特·格罗皮厄斯26岁那年,到今天仍然是对标准化住宅单元的预制、装配和分布的先决条件的最为透彻的阐述。1923年出版的《包豪斯书集》中收录有格罗皮厄斯撰写的《住宅产业化》。

 1928年第一届《国际现代建筑会议》(CIAM)通过的拉萨拉兹宣言不但强调了建筑产业化的必要性,还认为“建筑质量的高低并不取决于工匠们的手艺,而在于要普遍地采用合理化的生产方法”。指出“建筑产业化首先应该是尺寸规格化,并采用有效的生产方法”。

 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勒·柯布西耶就提出了一些“构造”设想,即“多米诺住宅”。可以在不同层次上来解释“多米诺(Dom-Ino)”原型。一方面,它仅仅是一种生产上的技术措施;另一方面,他还代表一幢像骨牌那样标准化的房屋。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伏阿辛飞机公司企图用木制房屋的流水生产来打入法国的住宅市场。然而,勒·柯布西耶发现这种产品只能在工厂条件下通过高度熟练的技术才能实现,而这二者的结合在建筑业中是罕见的。勒·柯布西耶在“多米诺住宅”方案中承认了这种局限性。

 一直到1935年之前,“多米诺住宅”方案都是勒·柯布西耶设计住宅的结构基础,他还把它称之为 “托柱式城镇”,一种建立在桩基上的城市。

 在1922年,“多米诺住宅”与“托柱式城镇”被发展成为“雪铁龙住宅”及“当代城市”。水线生产的启迪。例如,瓦尔特·格罗皮乌斯受到了1908年投产的福特T型车的一些影响,于1910年提出了住宅产业化;勒·柯布西耶之所以要把他新设计的住宅体系称之为“雪住宅”,也是意味着这种住宅可以像“雪铁龙汽车”一样,可以在工厂生产线上大批量重复生产

 1933年包豪斯关闭后,沃尔特·格罗皮厄斯去了美国,就任哈佛大学建筑系教授、主任,在美国广泛传播包豪斯的教育观点、教学方法和现代主义建筑学派理论,促进了美国现代建筑,尤其是住宅制造业和住宅产业化的发展。

 20世纪初,不但沃尔特·格罗皮厄斯热衷于住宅产业化,在大西洋两岸还有很多人痴迷于住宅产业化。最著名的是巴克敏斯特·富勒(Buckminster Fuller,1895-1983),他是一位出身于美国的伟大的结构学家,他的名字经常与一些光荣的事物相联系。有关他的称号不胜枚举,例如思想家、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建筑家、技术专家等等,作为建筑师,巴克敏斯特·富勒为了使住宅构件能够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在20世纪20年代发明了“轻质金属房屋”,在1927年设计出了第一代多边形“最大限度利用能源住宅”。巴克敏斯特·富勒具有“屡败屡战”的精神,在1930年和1940年期间,巴克敏斯特·富勒设计出第二代“最大限度利用能源住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4~1946年),巴克敏斯特·富勒又设计出第三代“最大限度利用能源住宅”。到了20世纪60~70年代,巴克敏斯特·富勒又设计出“张力轻质直构件制造的穹顶”,巴克敏斯特·富勒甚至还想大面积推广这种住宅,要在“城市中建满这种房子”。

 

·Jean Prouve)出身于法国的一个艺术世家,本人是一位工程师,对钢材结构住宅情有独钟,他的设计往往会在钢材的运用、构件的形式和造型上花费很多心思,因此被称为“欧洲的巴克敏斯特·富勒”。琼·普鲁维率先使用了产业化生产钢材构件的方法,他一贯的风格就是“根据现有的材料来制定设计方案”。

 1949年,法国重建和规划部长委托琼·普鲁维设计一种新型的大批量生产的住宅,成本不得超过当时现有的最便宜的住宅。在1950年,法国政府采购了25套,这些住宅都安装在Meudon实验住宅项目里。

 

Meudon的住宅大多数都销售给了相当富裕的人。已经过去了35年(到1985年),尽管对个别住宅做了某些修改和变化,但这些不动产现在仍然状况良好。

 在1938~1969年间,琼·普鲁维设计了许多适合产业化生产的钢材结构住宅。

1944年,《建筑与艺术》杂志的老板约翰·伊坦斯(John Entenza)用了一期的篇幅来讨论住宅产业化问题,约翰·伊坦斯的“住宅案例研究计划”一直进行了22年,形成了著名的“案例研究住宅”丛书。

 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在英国、美国和法国开发了以钢材为基础工业化住宅系统,包括琼·普鲁维在1940年基于他早期使用弯曲钢板设计的几个项目。杰尔·韦尔斯(Jerry Wells)和佛瑞德·科艾特(Fred Koetter)继续深入的研究潜在的轻规格冷轧钢板模块化住宅(1971年),塞德里克·普里斯(Cedric Price)同一年也在做同样的工作。其它人也在1970年到1980年从事以钢材为基础的建筑系统实验,包括黑尔莫特·斯霍李兹(HelmutSchulitz)在加州大学的“实验系统和建筑物技术团队”(TEST);迈克尔·霍普金斯(Michael Hopkins)在英国的皿形系统;甘特·胡勃勒(GunterHubner)和弗兰克·胡斯特(Frank Huster)在德国的原型住宅系统;瑞恩若·皮雅罗(Renzo Piano)在意大利的实验住宅;以及米希尔·科恩(Renzo Piano)和简·帕斯曼(Jan Pesman)在荷兰的赫乌系统。

 沃尔特·格罗皮厄斯(1910年)提出“住宅产业化”不到十年的时间,即1920年左右,“预制装配住宅”就作为一个新概念传入了日本。

 1932年,一批从德国留学回来的日本建筑系教授创办了“新建筑工艺学院”,注重“包豪斯”的体系和总体性(绘画、雕刻和家具制作等)。当时也有少量的实验性工业化住宅的研发,但这些试验都没有发展到工厂化大批量生产销售的程度。

 日本的钢材结构建筑和他在其它产业的发展一样,仍然是原创不足,模仿有余。由于早期西方的钢结构住宅都提倡大跨度、可分隔,基本上都是采用热轧型钢的梁柱结构体系。而日本住宅建筑又一直是采用中国古代的梁柱结构体系,所以日本人在住宅产业化的起始阶段就一头扎进了梁柱建筑体系里,至今都难以自拔。

     其实,不用说七大工业国中的其它六个国家,就是北欧一些小国,比如芬兰、挪威等国的住宅产业化水平也高于日本。这是因为日本的住宅产业化是从一砖一瓦的部件(据日本人说住宅产业化需要认证成千上万的住宅部品,其实用不着这么复杂)入手,然后把这些部件归拢到一套住宅里,因而就容易出现部件最优,而住宅系统未见得是最优的情况。并且还非常的复杂和难以控制。而西方国家的住宅产业化思想是基于一种开放式系统,政府做的是提纲挈领的工作,所有的行业参与者和部件都是以进入一个大家都认可的开放式系统为终极目标,是从住宅系统性能的高度入手,再去抓各种配套部件的产业化,因而就显得简单易行和高效了。

 20世纪80年代,日本人送给了上海同济大学二套工厂化制造的模块化住宅,这确实让国人大开了眼界,原来住宅还可以这么建?

 这二栋模块化住宅现在仍然“放置”在同济大学院内,不但完好,而且有人居住。但是现在的同济大学师生已经很少有人知道这二栋模块化住宅的来龙去脉了。

我每次到同济大学,都要找机会去“拜见”这二栋中国最早建成的模块化住宅。

 

20世纪90年代,有中国人到日本去考察,了解到日本正在推进住宅产业化。不知是翻译的原因,还是有日本人故意在误导,总之,中国的很多官员和学者至今还一直认为“日本是世界上最先提出住宅产业化”的国家。

      全国工商联住宅产业商会的聂梅生教授在《住宅产业化路在何方?——中国住宅产业化十周年的思考》一文中说:“…大约在1993年到1994年间,住宅科研设计领域率先提出了‘中国住宅产业化’这一概念,其背景是继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之后,中国发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其中构思了住宅产业的雏形。期间,房地产经历了改革开放后第一轮大发展中出现的‘炒地皮’等现象,随之而来的是房地产政策的宏观调整期。这时提出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为指导的住宅产业化概念是很超前的…

     ‘住宅产业’一词,其实日本早就在用,但在中国还经历了一个‘难产’过程。当时在行业中已有建筑业和房地产业,似乎没有必要再单独提出‘住宅产业’。由于得不到认可,转而提出了‘住宅产业现代化’、‘住宅科技产业化’等等。

  1994年,国家‘九五’科技计划‘国家2000年城乡小康型住宅科技产业示范工程’中系统化地制定了中国住宅产业化科技工作的框架,从而使住宅产业化在科技和示范工程的层面上得以确定和实施。

1996年,日本的住宅制造商(House Maker)组织了一个以住宅产业化官员、学者和制造商组成的庞大团队到中国来推广他们的住宅产业化思想、技术和产品。使很多中国建筑学者和官员第一次知道“真”得可以实现“住宅产业化”,而且并非是“天方夜谈”和“科学幻想”。

 1997年,建设部发布了《中国建筑技术政策》(1996~2010),具体提出了发展钢结构的要求,这是中国政府第一次明确提出要发展钢结构。

     1998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建设部等部委《关于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提高住宅质量的若干意见》(即72号文件),至此,“住宅产业化”才正式在国务院文件中出现…”

 1998年6月,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先生访华期间,与江泽民主席商定的双边合作项目之一就是中美住宅示范合作项目。其目的就是引进美国的住宅开发和规划理念,贯彻以人为本,保护、协调周边环境的指导思想,建设功能布局合理,居住环境优美和配套设施完善的住宅区。同时学习美国住宅产业化方面的成熟技术,达到在住宅产业现代化方面具有集成技术、集成体系、集成产品、集成管理系统的综合集成小区,全面推进中国的住宅产业化技术。当时经过中国建设部和美国住宅与城市发展部(HUD)多次协商,双方在中国上海、北京和济南建设三个中美住宅示范合作项目。

 这一次,美国人带来了几栋当时在美国也很潮的SIP建筑,建造在北京。国内现在已经很少有人知晓此事了,即便是网上,也很难找到当时建造的痕迹了。

 1998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建设部等部委《关于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提高住宅质量的若干意见》(即72号文件),至此,“住宅产业化”才正式在国务院文件中出现…。

 在沃尔特·格罗皮厄斯(1910年)提出“住宅产业化”之时,以及之后的近100年来,“住宅产业化”都是和钢结构住宅密不可分。

 在将近一个世纪的历史行程中,通过几代人的苦苦追寻和持久探索,钢结构住宅技术已经越来越成熟。在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日本和欧洲,都广泛采用钢材作为建筑承重结构材料。主要原因是钢材加工工艺在不断的进步,质量越来越好。另外,钢材本身的性能优越,特别适合大批量工业化生产,对环境的危害小。因此,钢结构住宅在全球范围内都受到了追捧。

 目前中国的钢结构设计理论还停留在意大利科学家伽理略(Galileo)1638年为解决造船和建闸需要的梁尺寸问题而提出的计算梁强度的公式(现代材料力学鼻祖)、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Robert·Hooke)1678年通过实验终结出来的胡克定律(变形与外力成正比的结论),以及从19世纪后半叶开始在结构力学理论和实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静力学体系(即由梁弯曲理论、三弯矩方程和最小势能原理共同奠定的框架弯曲理论)上,其研究对象都是独立的构件(即一根根梁和柱子)。根本没有考虑冷轧钢材构件的冷作硬化(或屈曲后)强度和构件组合在一起的“重复与复合作用”。与国际先进的钢结构建筑技术相比,用钢量非常巨大,虽然有的钢结构建筑物的用钢量和“航空母舰”不相上下,但这样的建筑物却不一定安全和可靠。

     100多年来,钢结构建筑物的材料是从铸铁逐步转向了铸钢、锻钢和热轧钢材,再进一步向冷轧钢材(也称为轻规格钢材)方向发展。各种各样的新型钢结构建筑体系也是层出不穷,自从19世纪晚期在芝加哥开创了钢材骨架(梁柱体系的刚性框架)办公楼之后,就接连不断的发明了桁架结构、穹顶结构和长跨度有桅杆的张力结构(因为该结构经常悬挂“膜”材料,所以国内都把它简称为膜结构,实际上该结构可以悬挂很多不同的建筑材料,称其为“膜结构”就太局限了)、门式刚架(正确的名称应该叫刚性框架,因为这种建筑结构的力学特征是刚性或半刚性的,但结构形状却不一定都是门状的)和冷轧钢骨架等新型建筑结构。

     多年来,轻规格钢(Light Gauge Steel)就是冷轧钢(Cold-formed Steel)这一不容置疑的现实在中国建筑界却遭到了普遍的怀疑,很多专家、学者都试图从设计与计算理论方面去给它定义,很多专家、学者和企业还硬是把高频焊H型钢,甚至热轧H型钢都说成是轻规格钢(参见图HJ-1)。

 冷轧钢材(Cold-Formed Steel)是在室内环境温度下,也就是没有热成型所要求的明显的额外加热,把从薄板、定尺长度的钢材卷板或钢板上剪下来的钢板压弯成型(图HJ-2),或通过滚轧冷或热轧的卷板或薄板来成型的钢材(图HJ-3)。这一定义是非常明确和清晰的,根本就毋须国内专家、学者苦思苦想的去为它重新再起名字。而且也只有冷轧钢材才具有可以利用的冷作硬化(或屈曲后)强度(图HJ-4)。

 国内建筑界不但对古代中国建筑了如指掌,而且对西方古代建筑,尤其是古西腊的柱式,中世纪的塔楼和钟楼也非常熟悉,但对于近100年来,尤其是近10几年来国际住宅建筑的新趋势却不甚了解。

  这一切也就造成了目前在“住宅产业化”和“钢结构住宅”方面只听见雷声(含口号),看不见雨点(实际的内容)。

 由于中国住宅产业一直没有和国际住宅建造技术并轨,虽然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也紧跟国际住宅科技发展趋势,提出了一些时髦的口号,提出了发展“钢结构建筑”和“住宅产业化”等一系列响亮的口号,但由于目前中国的建筑结构还停留在钢筋混凝土“梁柱结构体系”上,建筑材料还停留在混凝土砌块,甚至仍然是泥土烧制的“秦砖汉瓦”上。这种建筑结构体系和建筑材料很难在工厂里组织生产和制造,当然也就谈不上“住宅产业化”了,另外,自从人类在20世纪之初提出“住宅产业化”以来,“钢结构建筑”和“住宅产业化”就一直是一对孪生兄弟,相辅相成,没有“钢结构建筑”,就无从谈起“住宅产业化”,如果连钢结构住宅还没有起步,就直接去奢谈什么“住宅产业化”,也只能是“天桥的把式——光说不练”。

 由于对钢结构建筑和住宅的宣传和普及教育不够,人们对钢结构建筑和住宅还存在着很大的误解,认为只有采用“梁柱体系”和“秦砖汉瓦”建造的建筑物才是“永久性建筑”,而采用其它建筑结构体系和建筑材料的建筑物都是“临时建筑”或“简易房”。最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就是深圳新、老高交会馆了。在深圳“老”高交会馆随处都可以见到现代钢结构建筑要素和特征,例如大跨度空间桁架、全立面玻璃幕墙、轻质外墙挂板、大跨度波纹钢屋顶、有桅杆的张力结构等,而且其造型新颖、飘逸、亮丽,是“梁柱体系”和“秦砖汉瓦”建筑物根本无法比拟的。就是这样一栋充分体现了现代钢结构建筑优势的建筑物却被错误的定义为“只是一个钢管材料的‘临时建筑’”(21世纪经济导报,2005.10.13日报道),要被“拆”除掉,而取而代之的“永久性建筑”——深圳“新”高交会馆却是典型的“四平八稳”的“梁柱体系”建筑物,“梁”是带有张拉弦杆的巨型箱式钢梁,“柱”是钢筋混凝土柱。如果伟大的物理学家和发明家,亚力山大·格拉哈姆·贝尔在天有灵,知道有人把他发明的空间桁架结构称之为“钢管材料的‘临时建筑’”,真会气得发疯。想当初,他曾经骄傲的宣称:这种结构体系(即所谓“钢管材料的‘临时建筑’”)不仅可供类似风筝和飞机等轻型骨架之用,也可以供其他任何结构使用,特别是可以广泛应用于建筑物中。在贝尔发明空间桁架结构之初,就有报道称:“给建筑界带来新观念的这种结构,必将成为未来建筑的重要元素”。如今,在现代钢结构建筑中,确实是随处都可以看到贝尔的建筑结构思想。

 

发达国家已经初步完成了“钢结构住宅”和“住宅产业化”,20世纪90年代才刚刚开始探索绿色住宅开发。这就要求我们的住宅产业要三步(“钢结构建筑”、“住宅产业化”和“绿色建筑”)并作一步走,才能赶上世界住宅建筑技术潮流。

 要想真正实现“住宅产业化”和建造“钢结构住宅”,就必须要“与时俱进”,摒弃“秦砖汉瓦”、钢筋混凝土结构和传统的“梁柱”建筑结构体系,采用新型的建筑体系、建筑材料、建筑技术和新的结构力学设计思想。

 

“住宅产业化”是日本专家1968年最早提出来的吗?

(2006年,丁成章在新浪网发表)

 1910年3月,沃尔特·格罗皮厄斯向德国通用电气公司(AEG)的艾米尔·拉特诺提交了一份合理化生产住宅建筑的备忘录,这份备忘录写于沃尔特·格罗皮厄斯26岁那年,到今天仍然是对标准化住宅单元的预制、装配和分布的先决条件的最为透彻的阐述。1923年出版的《包豪斯书集》中收录有格罗皮厄斯撰写的《住宅产业化》。

 1928年第一届《国际现代建筑会议》(CIAM)通过的拉萨拉兹宣言不但强调了建筑产业化的必要性,还认为“建筑质量的高低并不取决于工匠们的手艺,而在于要普遍地采用合理化的生产方法”。指出“建筑产业化首先应该是尺寸规格化,并采用有效的生产方法”。1933年包豪斯关闭后,沃尔特·格罗皮厄斯去了美国,就任哈佛大学建筑系教授、主任,在美国广泛传播包豪斯的教育观点、教学方法和现代主义建筑学派理论,促进了美国现代建筑,尤其是住宅制造业和住宅产业化的发展。

 20世纪初,不但沃尔特·格罗皮厄斯热衷于住宅产业化,在大西洋两岸还有很多人痴迷于住宅产业化。最著名的是巴克敏斯特·富勒(Buckminster Fuller,1895-1983),他是一位出身于美国的伟大的结构学家,他的名字经常与一些光荣的事物相联系。有关他的称号不胜枚举,例如思想家、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建筑家、技术专家等等,作为建筑师,巴克敏斯特·富勒为了使住宅构件能够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在20世纪20年代发明了“轻质金属房屋”,在1927年设计出了第一代多边形“最大限度利用能源住宅”。巴克敏斯特·富勒具有“屡败屡战”的精神,在1930年和1940年期间,巴克敏斯特·富勒设计出第二代“最大限度利用能源住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4~1946年),巴克敏斯特·富勒又设计出第三代“最大限度利用能源住宅”。到了20世纪60~70年代,巴克敏斯特·富勒又设计出“张力轻质直构件制造的穹顶”,巴克敏斯特·富勒甚至还想大面积推广这种住宅,要在“城市中建满这种房子”。

 琼·普鲁维(Jean Prouve)出身于法国的一个艺术世家,本人是一位工程师,对钢材结构住宅情有独钟,他的设计往往会在钢材的运用、构件的形式和造型上花费很多心思,因此被称为“欧洲的巴克敏斯特·富勒”。琼·普鲁维率先使用了产业化生产钢材构件的方法,他一贯的风格就是“根据现有的材料来制定设计方案”。

 1949年,法国重建和规划部长委托琼·普鲁维设计一种新型的大批量生产的住宅,成本不得超过当时现有的最便宜的住宅。在1950年,法国政府采购了25套,这些住宅都安装在Meudon实验住宅项目里。

 在Meudon的住宅大多数都销售给了相当富裕的人。已经过去了35年(到1985年),尽管对个别住宅做了某些修改和变化,但这些不动产现在仍然状况良好。

 在1938~1969年间,琼·普鲁维设计了许多适合产业化生产的钢材结构住宅。

 1944年,《建筑与艺术》杂志的老板约翰·伊坦斯(JohnEntenza)用了一期的篇幅来讨论住宅产业化问题,约翰·伊坦斯的“住宅案例研究计划”一直进行了22年,形成了著名的“案例研究住宅”丛书。

 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在英国、美国和法国开发了以钢材为基础工业化住宅系统,包括琼·普鲁维在1940年基于他早期使用弯曲钢板设计的几个项目。杰尔·韦尔斯(Jerry Wells)和佛瑞德·科艾特(Fred Koetter)继续深入的研究潜在的轻规格冷轧钢板模块化住宅(1971年),塞德里克·普里斯(CedricPrice)同一年也在做同样的工作。其它人也在1970年到1980年从事以钢材为基础的建筑系统实验,包括黑尔莫特·斯霍李兹(Helmut Schulitz)在加州大学的“实验系统和建筑物技术团队”(TEST);迈克尔·霍普金斯(Michael Hopkins)在英国的皿形系统;甘特·胡勃勒(Gunter Hubner)和弗兰克·胡斯特(Frank Huster)在德国的原型住宅系统;瑞恩若·皮雅罗(Renzo Piano)在意大利的实验住宅;以及米希尔·科恩(Renzo Piano)和简·帕斯曼(Jan Pesman)在荷兰的赫乌系统。

 “住宅产业化”已经提出快100年了,为什么中国人还一直认为是日本人最早提出“住宅产业化”的呢?这是因为20世纪80年代,日本人对中国的住宅产业政策还不十分了解,希望尽快到中国住宅市场上抢一杯羹,因此就稀里糊涂的送给了上海同济大学二套工厂化制造的模块化住宅,这确实让国人大开了眼界,原来住宅还可以这么建?以至于今天有许多官员和学者还坚持在说“日本是世界上最先提出住宅产业化的”但由于我们长期以来对低层住宅的限制,使得日本人最后只是赢来了一通赞许,而没有得到什么实际上的进展。

 当然,日本人自己是不敢这么不知天高地厚乱说的。自明治维新之后,日本人学习西方科学技术的精神就达到了近乎疯狂的地步,对世界建筑技术发展现状的把握和了解还是比较准确的。

 日本人也不是在1968年才提出“住宅产业化”的。在日本近代史上,他们对西方文明(包括建筑)始终有一种敏锐的鉴别和欣赏能力,很容易产生激情并积极的跟进。沃尔特·格罗皮厄斯(1910年)提出“住宅产业化”不到十年的时间,即1920年左右,“预制装配住宅”就作为一个新概念传入了日本。

 1932年,一批从德国留学回来的日本建筑系教授创办了“新建筑工艺学院”,注重“包豪斯”的体系和总体性(绘画、雕刻和家具制作等)。当时也有少量的实验性工业化住宅的研发,但这些试验都没有发展到工厂化大批量生产销售的程度。

 日本的钢材结构建筑和他在其它产业的发展一样,仍然是原创不足,模仿有余。由于早期西方的钢结构住宅都提倡大跨度、可分隔,基本上都是采用热轧型钢的梁柱结构体系。而日本住宅建筑又一直是采用中国古代的梁柱结构体系,所以日本人在住宅产业化的起始阶段就一头扎进了梁柱建筑体系里,至今都难以自拔。

 其实,不用说七大工业国中的其它六个国家,就是北欧一些小国,比如芬兰、挪威等国的住宅产业化水平也高于日本。这是因为日本的住宅产业化是从一砖一瓦的部件(据日本人说住宅产业化需要认证成千上万的住宅部品,其实用不着这么复杂)入手,然后把这些部件归拢到一套住宅里,因而就容易出现部件最优,而住宅系统未见得是最优的情况。并且还非常的复杂和难以控制。而西方国家的住宅产业化思想是基于一种开放式系统,政府做的是提纲挈领的工作,所有的行业参与者和部件都是以进入一个大家都认可的开放式系统为终极目标,是从住宅系统性能的高度入手,再去抓各种配套部件的产业化,因而就显得简单易行和高效了。

 为了澄清事实,我已经在《工厂化制造住宅与住宅产业化》一书和相关的专业刊物中多次做过阐述,但还是有很多人坚信“住宅产业化”是日本人最先提出来的。

·[产品中心]高频焊接薄壁H型钢LH250*150*3.2*4.5
·[H型钢新闻]高频焊H型钢本钱下降带动钢价下跌
·[H型钢新闻]整体高频焊接H型钢资源的消化陷入困境
·[H型钢知识]高频焊接H型钢在轻钢别墅中的应用实例
·[H型钢知识]钢结构檩条安装施工工艺
·[H型钢知识]高频焊接薄壁H型钢生产中的焊接工艺优势
·[H型钢知识]热镀锌高频焊接H型钢的注意事项
·[H型钢新闻]高频焊H型钢的稳定性
 

天津恒达通钢铁贸易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网站后台
电话:022-84818059 手机:13512852310-刘海军 18722662267-魏启豪 传真:022-84818059 地址:天津市东丽区军粮城工业园 邮箱:tj_hdtgt@126.com
产品中心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